环保税开征已经进入倒计时!
2018年1月1日开征!
经过一年的环保严查、关停、倒闭之后,环保督查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该关停的工厂已经关停了,而剩下没有关停的企业……对不起,以后要上缴税赋了。生态环境问题被明确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同时,环保税开征已经进入倒计时!2018年1月1日开征!
根据中央财经大学估计,环保税开征后,预计每年环保税征收规模可达500亿元。每年500亿元的环保税里,你要贡献多少?
“开征环保税”,也可理解为“费”改“税”,将过去的排污费改为环保税,将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变为环保税纳税人。《环境保护税法》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将从税收杠杆入手,令企业多排污就多交税,少排污则能享受税收减免。有分析认为,环保税开征后税收收入将大幅提高,预计每年环保税征收规模可达500亿元,环境监测、水务及固废板块将率先受益。
同时,《环保税法》还明确指出:直接向环境排放气、水、固体和噪声这四种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需要缴纳环保税,而这个范畴包括了大部分制造业和部分污染较严重的加工业,涉及500多万户各类企业。
不过与排污费不同的是,此次环保税增设了减税项: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规定标准30%的,减按75%征收环境保护税。同时排污费中的减排奖励政策得到保留: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规定标准50%的,减半征收环境保护税。
环保税主要征收范围为: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这四种。
以现行排污费收费标准为基础,设置环境保护税的税额标准。如:
大气污染物税额为每污染当量1.2-12元;
水污染物税额为每污染当量1.4-14元;
固体废物按不同种类,税额为每吨5-1000元;
噪声按超标分贝数,税额为每月350-11200元。
下图为《环保税法》所附《环保税税目税额表》
每年度需缴纳大气污染物税额,累计约6-12万元;
需缴纳水污染物税额,累计约8-15万元;
需缴纳锯末,粉尘,化工垃圾,等固体废物税额,累计约15-30万元;
而需缴纳噪声税额,累计约为每月5000-2万元。
综上所述,一家中型生产企业的年度环保税额,应该在30-70万元。
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这要卖多少货才能赚回来啊!
本次环保税法列出了环保税征税目的及税额,强调了大气和水污染物的税额由省级政府确定,报经省级人大常委会决定。简单来说,环保税税额省级政府说了算。由于各省原排污费适用不同的标准、有高有低,不少省份将原排污费标准“平移”为环保税税额,部分省份则提高了标准。
据悉,作为中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环保税法规定,应税大气污染物的税额幅度为每污染当量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的税额幅度为每污染当量1.4元至14元,具体适用税额的确定和调整,可由各地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法定税额幅度内决定。具体参考如下:
目前,辽宁、吉林、安徽、福建、江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省份明确应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适用税额根据环保税法确定的最低限额征收,即每污染当量分别为1.2元和1.4元。
而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和西南地区的贵州、云南等省(自治区)制定的税额均略高于环保税法规定的最低税额。其中,云南规定,2018年1月至12月,环保税税额为大气污染物每污染当量1.2元,水污染物每污染当量1.4元;从2019年1月起,大气污染物每污染当量2.8元,水污染物每污染当量3.5元。
江苏、海南和四川确定的税额适中。其中,江苏规定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征收税额分别是每污染当量4.8元和5.6元,四川为3.9元和2.8元。
京津冀和周边省份则普遍对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确定了较高的具体适用税额。
日前召开的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北京市应税大气污染物适用税额为每污染当量12元,应税水污染物适用税额为每污染当量14元,均按环保税法规定的税额幅度上限执行。
河北省将环保税大气主要污染物和水主要污染物税额分为3档,分别按照环保税法规定的最低标准的8倍、5倍和4倍执行。最高一档税额为:应税大气污染物每污染当量9.6元,应税水污染物每污染当量11.2元。其他污染物实行全省统一标准,按环保税法规定的最低税额的4倍执行。
除北京市、河北省税额较高之外,山东省也将执行较高的大气污染物税额,但将对不同种类的大气污染物区别对待。根据该省确定的方案,应税大气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税额为每污染当量6元,其他大气污染物每污染当量1.2元。
福建:大气污染物每污染当量1.2元;水污染物中,五项重金属、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每污染当量1.5元,其他水污染物每污染当量1.4元。基本遵循“税费平移”。(已通过省人大表决)
贵州:大气污染物每污染当量2.4元;水污染物每污染当量2.8元。为贵州现行排污费征收标准的两倍。(已通过省人大表决)
生产成本增加,玻璃涨价还会远吗?
不说了,赶紧想想怎么和客户解释吧!